远光DAP连续通过两个阶段的认证,标志着产品在兼容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功耗、业务功能、基础性能和业务性能等方面全面通过测试校验,性能表现卓越。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3.5%和56.4%,高于上月2.2和3.0个百分点,均升至近4个月高点。三、综合PMI产出指数升至荣枯线以上9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7%,高于上月2.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较上月有所加快。
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5%和53.2%。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7%和47.5%,低于上月1.5和0.7个百分点。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落9月份,受高耗能行业景气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降至临界点以下,但从景气面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高于临界点,比上月增加2个,制造业多数行业较上月有所扩张。对此,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进行了解读。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45.0%,显示供需明显回落
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9.0%,比上月上升8.5个百分点。现发布的指数均为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我们正处在从工业文明迈入数字文明的重要关口,首先要解决数据呈现、数据流动和数据高效治理的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引导,通过树典型、强培训等手段,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普及,从而全面实现数字化、智慧型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10月19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的要求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个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把做强放在第一,同时加了做优的要求。
数字素养,不仅是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还包括数字生活、数字文化体系的重建。在欧阳日辉看来,这代表我国对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做优是对近一年来治理数字经济的总结提升,回应了市场对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的质疑。
科技自立自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可以让数字经济根深叶茂。数字素养是发展数字经济重要基础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抢占先机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们正处在从工业文明迈入数字文明的重要关口,首先要解决数据呈现、数据流动和数据高效治理的问题,实现社会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新兴业态通过产业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创新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数字素养,不仅是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数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还包括数字生活、数字文化体系的重建。欧阳日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把数字经济定位于事关未来,发展数字经济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要站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站在抓住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中的机遇的高度,要站在发展数字经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的境界。
对此,欧阳日辉表示,既懂行业又具有数字素养的数字技术人才,将成为我国经济全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引发专家热议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是一个新提法。
同比增长9.6%,增速位于全球第一。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近5.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不遗余力加强在数字科技创新、技术标准和国际规则制定等方面的布局,谋求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占得先机。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抢占先机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如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所言,每一次产业技术的兴起,伴随着新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会带来传统利益格局、产业体系、制度文化的重构。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
在欧阳日辉看来,这代表我国对发展数字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做优是对近一年来治理数字经济的总结提升,回应了市场对数字经济发展方向的质疑。不能损害群众利益、老百姓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要有获得感。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方面,我国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规模、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数字素养是发展数字经济重要基础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10月19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的要求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三个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把做强放在第一,同时加了做优的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底气,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可以让数字经济根深叶茂。
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引导,通过树典型、强培训等手段,加快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普及,从而全面实现数字化、智慧型国家建设。对此,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曾表示,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统筹锻长板、补短板,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加快高端芯片、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建设高水平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繁荣开源生态。围绕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认为,首先需要加大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技术应用链条设计好。王恩东认为,相比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使用者,对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升级的认知要更低。
提高劳动者和消费者的数字素养,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弥合数字鸿沟、实现共同富裕、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赵大春说,在这个时代,传统产业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和运营模式的重塑实现转型。
然后通过政策引导,从战略意识、技术理解、案例分享等多个方面帮助传统产业建立系统化的认识和能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看来,来到十四五,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主要在生产端发力,需要有广泛的全球链接、数据聚合、协同创新,才有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统筹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和5G应用创新行动计划,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计算设施,培育产业生态,发展高效协同的融合基础设施。
民生领域通过管理水平和服务手段的提升推进普惠。做优的具体体现在于,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让基础更牢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还举办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组织大型企业和跨国采购平台向中小企业发布8263亿元采购需求清单。
前8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5%,比2019年同期增长42.9%。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制造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7%;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保持增长,21个增速超过两位数。
随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得到释放。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变当前,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介绍,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工业经济有以下特点: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在10月19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累计增速和两年的平均增速看,前三季度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合理区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平稳,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论留言